昔日,有个聪明机智的文人苏东坡,和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僧人佛印一起,走遍了大江南北旅行,探访名胜古迹。一天,两人来到一家店里,看到店家正在拍打手工面条,趁机向店家学习如何制作这种美食,却不料却发现面条总是断断续续,拉不长。苏东坡急得坐在地上,一味地思考,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正在这时,佛印看到苏东坡的烦恼,便说:“出家人五戒为大,不会撒谎。但是我走南闯北,品尝了各地各种食物,掌握了不少手艺。如果主人允许,我也来试试,或许会有惊喜。”店家深知佛印的声望,很乐意让他试手。凭着他准确的视力、稳定的动作,几下手就拉出了一根又长又细的面条。这种长而细的面条,让苏东坡十分惊讶。
佛印笑着说:“其实做面条,就像做文字。我们希望文字要长而有力,也希望面条要长而有弹性。面条拉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奏地拉,力度要适合面团的厚度和弹性,并不能用太大的力气。而做文字,也是需要把握力度和节奏,方才能表现出最佳的效果。”
苏东坡这才深深地明白佛印的话中意义,他佩服佛印不只是有文化底蕴,更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有时候,看待问题不只是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多看别人眼里的感觉。“天下没有难做的事情,只怕有难说的话。”苏东坡感慨道。
他们继续旅游,到了一座有名的山上。山上破烂不堪,唯一的一座庙宇也年久失修,佛像也褪色不堪。当地百姓不仅忘记了佛家的教义,也不尊重神灵,乱扔垃圾和吵吵嚷嚷。这令佛印十分难过。
苏东坡知道事情不太妙,也想要为佛像抱不平。 他当即带头拣起垃圾捡起离吱子,友善地与当地小贩、居民闲聊,解释为何要保护好佛像,让过路的游客和当地的人也意识到保护这个历经风雨佛像的传统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苏东坡和佛印的行列,展开一波护佛行动,使山上的环境变得更美好了。佛印又一次感受到苏东坡的前瞻性和刚毅勇气,苦口婆心说:“静坐一口井,可以显山露水。我们的思想也要像那井里的水那样,要清澈、透明,才能驱走心中的不安和污浊。”
苏东坡和佛印,两个人年龄不同,却同有壮志和智慧,两个人在一起,一起旅游,一起对话,帮助彼此成长。他们意识到,就算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也能携手合作,一起超越难关,付出而获得成功。
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且充满爱,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合力向前迈进,就能助力更多的人,创造更美好的文明社区。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结束了,却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无穷的启示,人生道路上的交集与相逢,就是一种缘分,让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世界上各种声音,前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