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听爷爷讲燃灯寺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来自印度的一位高僧,因为发现当时的中国人们没有遵守佛法,于是来到了中国传教。他在家乡修炼20年,他的佛光很亮,身体和头发都放射着光芒,让人爱不释手。这个高僧把这些光当成是能照亮人们心灵的智慧,他用这些光照亮城市,向人们传递佛法。
大唐皇帝当时就对这个高僧很崇拜,他觉得这样的人一定要住在宫里。但是高僧拒绝了,他告诉皇帝他一生都要住在半山腰的寺庙里,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倾听平民百姓的心声,并安排好一些让群众受益的设施。最终,皇帝听从了高僧的话,把这座山谷都给了高僧,而高僧也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山谷底部造了一座寺庙——燃灯寺。
燃灯寺的寺庙很宏伟,它矗立于山脚下,不论天气如何都散发出一股祥和的气息。燃灯寺也因此成为半山腰一个休憩的好地方,其中就包括了唐代的诗人、书法家等名流。据说,燃灯寺里的绘画和壁画都非常有艺术价值,一些诗人也在这里写诗,他们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讴歌了佛法的教诲,传递了宁静、欢乐、智慧和爱。
有一个故事流传在历史中,说是燃灯寺里曾经出现了一位像菩萨一样的多闻天王,他化身为一条蟒蛇,野蛮和恶意的祸害了燃灯寺,估计是因为它不满意佛教的宁静和法律。后来,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来到了燃灯寺,他叠起了一个很大的绢球,在蟒蛇来到燃灯寺时,孩子迅速地将绢球踢向蟒蛇,这个绢球成为了一堵天然的墙,困住了蟒蛇。蟒蛇无法再攻击燃灯寺了,最终孩子抓住了这个蟒蛇,自己变成了一只神龟再加上这条蟒蛇,一起活生生地化为了燃灯山中的神瑞。
如今,燃灯寺成为了一座著名的名胜古址,旅游者们都来参观这个有几度历史的寺庙。燃灯寺也是一所学校,不少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受到了佛法和礼仪教育的熏陶。燃灯寺里没有电视、电脑、手机或其他数字设备,学生们很少看电影、听音乐或者玩游戏,但是他们学到了什么是简朴的生活,什么是济世利人的价值,什么是对人类有益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去结合自然和心灵。
这是燃灯寺的传说,也是其中的历史和故事。今天,燃灯寺保持着其优美的山水、丰富的文化和良好的教育体系。无论是我们中的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从燃灯寺的故事中汲取到无尽的智慧和生命力,获得值得所有感激的东西,这将会是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